▲在大汉国际工匠院六大学院主题分享会上的讲话 文化做好两件事,一是拙,二是巧。 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拙诚。前几天在视频上听小说《一地鸡毛》《手机》的作家刘震云先生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有一个舅舅,是做木匠的,方圆几十里无人能与他比肩,是个非常好的工匠。 他长大以后问他舅舅,为什么做得这么好?舅舅说,能把木匠做好,其实,对他来说有三个东西。一是他从小就喜欢闻刨木花的味道,二是他进入这个行当之后,人家做一个柜子三天时间,他一定要花六天时间,不停地琢磨、打磨出来。三是他做一个东西的时候,脑子就进入了恍惚状态。 恍惚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就是审美的境界,晕晕乎乎的,心心念念的是手中的那个活计,在这种状态下,他的作品中就能被赋予一种神性。所以,我觉得做事最有意义的就是沉淀文化价值,这是一个最高的境界。 他讲的这些道理很质朴,但很多学哲学的都到不了恍惚之境。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要去拘泥于哲学,而应该去掌握一种哲思。哲学是死的知识,哲思不一样,哲思是你的认知,是悟空悟净悟能。所以,在这里,我就感觉到,做文化一定要把自己沉进去,如果没有沉进去,老是讲做个产品马上就要赚钱,那你一定赚不到钱。 你只有不断地把自己的心沉淀下来,特别是要不忘初心,初心就是那个闻刨木花味道带给你的幸福。匠人之心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有与生俱来的喜欢和喜爱,我就喜欢做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能给我带来美的愉悦,我就把这个东西的文化沉淀了,使它有了温度,那么它就散发出力量来了,散发出价值来了。 这是我说的第一个字:拙,拙和诚相通,因此,做文化一定要心灵干净。 巧,就是技巧。我们怎么样把我们的好东西推出去,好的模式推出去?这种巧呢,它和妙连在一起,巧妙、巧妙,巧妙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做商业模式的时候,怎么样有效的把我们的好东西推广出去。 比如我们介绍匠博园的时候,其实就要会讨巧。你怎么样能够在10分钟、20分钟内把匠博园讲清楚?这就需要具备用语言构建场景的能力,就要有细节,有故事。人们更易更快接受的一定是形象思维,是故事场景,然后再把傅总设计的数学的N次方在妙的基础上把这个巧的东西覆盖上去。然后大家才会明白,哦,是这样一个道理,数学是让大家明白最终的这个道理的,但是开始带入的时候一定不能讲几次方、几次方,太繁琐大家就没兴趣了,除非你有傅总那种深入浅出构建简单简约场域的能力。 一定要先把每一个故事讲好。比如祝融,可以联系到我们现在上火星的祝融号探测器,祝融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保留火种的一个高级工程师,火种是如何保留住的,那个时代,点燃一次火很不容易,因此保留火种是极其重要的,祝融能够保留火种,这就是他做工匠做得很细很巧很有办法的地方,你把这些小故事讲出来,然后用数学的次方来赋予数字化的力量,这样就通了,所以一定要巧。拙和巧,是文化的两大特征。 文化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实际上是融在一起的,这个拙看上去是一种价值观,其实也是方法论;巧也是这样,如果巧变成了一种欺骗顾客,或者只是一味讨巧,就过度了,那就是奸猾了,就是思想意识问题了,所以你要不断地把方法论和价值观进行转换,这个转换是正向激励的,不要去想邪门歪道,歪邪的东西可能会得一时之利,但是,时间长了,人家会识破这个奸计,所以,文化我们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拙诚”,一个是“巧妙”,这大概就是我想到的一个事情。 第二件事呢,刚才我听了你们的产品介绍,我听得特别认真,我感觉到你们真的是非常有创意的,每个小物件我都感觉想要,但是,没钱....就是有这种感觉,每个人做的介绍都能够给我产生某种兴奋。所以,我想你们这一块,到下一步,我是特别愿意为你们去服务的。 今天上班在车上的时候,我与一位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