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外面看着,虽是烈烈轰轰,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给人也未必信!”红楼梦里,王熙凤说荣国府的这段话,用在现今的房企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房地产红红火火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开发商赚得盆满钵丰,销售员、投资客、炒房者、银行、中介、材料供应商、家装家饰……上下游一片热火朝天。

过去,地产人是职场塔尖人,随随便便甩出几份简历,你有TOP系房企的资深经验,我为公司拿了多少地,他操作过多少亿的盘子,引领过多大规模的抢房大战……一个赛一个妥妥的社会精英。

但在趋势面前,没有人可以回避,地产人更是避无可避。

地产“造富神话”激荡三十年,涌入这个赛道的人数不胜数。行情好的时候,各个都是人才,行情不好的时候,人人身上都有泡沫。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确实误把行情当能力了。

这两年,兰州的房地产市场,整个陷入焦虑。

现在房子有多难卖,看一眼清冷的售楼处和热闹的朋友圈就知道了,有月末冲刺福利加码的;有优惠倒计时,今天不来买明天就涨价的;有线上直播一键抵万金的……开发商用最炫的海报,打花样百出的动作,已经超越微商在朋友圈的地位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懂风水,张嘴宏观政策、微观走势,闭嘴经济动向、投资理念的置业顾问们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了,可是客户就是观望着不出手。

而地产人的焦虑急躁,大约也体现在当业绩实现不了,开始用忙碌来麻痹自己。业绩不够,加班来凑。拼搏到感动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虽然卖得不好,但是我们很努力。

面对跌落和迷茫,兰州地产人,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营销中心的灯彻夜不眠也起不到什么实际性的作用。

果然应了那句话,赚辛苦钱的时代到了,活下去才是王道。

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已经特别明显,总量逐步见顶。一线城市和部分优质二线城市还有继续上冲的可能,但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已经不乐观了。

城市间的大分化和行业内的大分化已肉眼可见,兰州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具体到个人,又在扮演什么角色呢?

行业的变化最终都会落到个人的头上,目前虽说还不至于到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种地步,但是地产人的生存处境似乎越来越糟糕。

如果说这样的市场,持续上一两年,直接意味着会有大部分人将面临失业。

“别逗了,好歹也是混了这么多年的世界强,再不济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虽然与朋友交谈时语气轻松,但已经赋闲在家一个多月的伙计对自己的新工作并无头绪。

优化、冻编缩编、更新、组织架构调整……最近,地产公司降薪或优化裁员的消息不断。真正到了接受考验的时候,人人都怕火炼,地产人的焦虑是行业的通病。

没有花团锦簇和烈火烹油的时代,兰州地产人该何去何从呢?

已经没有人否认,房企正在进入大洗牌时代。来自人民法院公告网的数据显示,截止八月中旬,今年已经有余家房企宣告破产,这背后又有多少地产人被挤压出赛道了?

以前,买地的人,不怕你乱花钱,集团有人审核,只需要你找到土地资源;画图的人,也不怕你没想法,集团有标准图纸,只要你手速比别人快那么一点;而做营销的人,也不怕你水平差,总部有标准动作,只要照着年度计复制落地;卖房子的人也不怕能力低,有行情拖着,存在就有存在的意义。

但现在行不通了,如果员工靠行情吃饭,那么公司,也在靠行情吃饭。被挤压出去,只是个时间问题。

从土地红利时代到杠杆红利时代,再到明确的管理红利时代,大房企已经在试水多元发展,服务、运营为王,更注重稳健、高质的增长。

管理红利意味着几乎没有红利,只有内卷。

地产人要变成一个个超级个体,才能在多元化的新革命里,保持住自己的竞争力,或者说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是如此。

如果你是个销售,那就不必等公司的说辞和培训,能自己去调研市场了解客户,找到对楼盘的正确看法,并且知道哪些点是打动客户的,再去整理成说辞。

别死记硬背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落地的规划,和无法被证实的参数以及华丽辞藻堆砌的虚幻未来了。

买房子的人越来越理性,大家都捂紧了钱袋子。这时候,你得拿出个正经专家的样子,真诚的打动人才行。

如果你是个策划,还在抱紧公司的开盘指南做工作,这样守盘,能待多久呢?按部就班、画地为牢,貌似精益求精、埋头苦干,大多时候都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内耗。

独立去市场调研,客户的购买理由和不购买理由,找到楼盘值得买的理由,并且思考客户在哪里,如何找出来,到访的客户是怎么不买的,如何培训销售,这才是目前最要紧的。

否则,随着分销介入,营销人慢慢就变成了案场工具人了,工作越来越没成就感。

如果你是个总经理,成为开发商高管好,还是房地产专家型人才好?

如果还是80%的时间用来走流程、开会和协调部门屏障,那么我们怎么对抗那些%的时间用来提升专业的人?

保持独立思考能力,认真地了解当地人-产-城的冲突,找到机会,不要轻易抄袭别人的方案,更别停留在看什么卖得好我就做什么的地方,否则上市就面临主流供应的红海。

换言之,从开发商阵营转到实效专家型路线,整体思考,走出边界。把%的精力都用于研究市场、研究客户、研究卖法,凭什么不胜出呢?

独立思考、用结果来定义事情的性质,用结果来考虑方法和路径,用目标来评判结果,不要在之前的惯性轨道上绕圈圈。

尽自己所能成为超级个体,来对抗内卷焦虑和席卷而来的趋势吧,毕竟,大多数人没有躺平的勇气。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城市灯光熄灭,无人知晓多数人辗转难眠。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86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