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四城开放首批消费金融试点。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 捷信集团中国总裁迈克·史国奇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中国至少应该有10到15家专业大型消费金融公司,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4月,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扩容至30家。消费金融行业高涨,已远超迈克·史国奇预期。 场景生态化 年以来,小米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银行纷纷获批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建设银行、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唯品会等多家陆续发出消金信号。 随着新玩家紧密入场,马上消费金融(以下简称“马上金融”)向趣识财经表示,消费金融行业迎来更多类型机构的进入,有助于形成开放竞争、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格局,长远来看,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有利于消费金融行业更好发展。 一是能够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活力,增添新的力量,其次多元化市场主体可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更好地反哺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 消费金融风起云涌,能否打破既有格局尚不可知,但群雄逐鹿,流量之争不断升级,有人称“场景在前,金融在后”。 不局限于广告投放,深度场景切入,则是消费金融公司更大的绸缪。 据了解,饿了么上线“饿用金”,实际借款服务方为马上金融。马上金融向趣识财经表示,饿了么只是马上金融场景合作模式的其中之一。 马上金融基于具体消费场景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构建了具有与多元场景快速适配能力的数字化场景金融开放生态,与超过个场景深度合作。 同时,马上金融依托于“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模式,在场景生态的基础上,做资产、资金的开放平台,成为能同时对接整合各资产端和资金端的连接器,使资产端与资金端能够高效、灵活、准确匹配,最终形成资产、资金端的闭环业务链。 值得注意的是,场景消费概念火热之时,韦博英语携款跑路被引爆,租金贷、医美分期纠纷不止,消费分期乱象四伏。可见的是,场景生态内,风控引擎作用正支撑着消费金融运转。 以马上金融为例,当前,马上金融已构建大数据风控团队余人,积累数据源亿万级,风险特征变量10万+;0+人工智能算法;将自主研发的唇语识别、人脸识别、OCR识别等AI技术应用于线上反欺诈业务。 ABS常态化 年开年,疫情“黑天鹅”触发线下消费暂停键。统计局网站显示,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全国网上零售额亿元,同比下降3.0%。 于消费金融行业而言,贷后清收业务受阻,逾期率攀升;线下消费场景渐少,业务收缩显现。此前媒体报道,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暂停医美、生美(生活美容)、家装分期等领域放款。 一半死海,一半火焰。业务受阻同时,消费金融行业ABS升温。年1月7日,捷信发行年首期个人消费贷款ABS,规模达25亿元,打响消费金融行业ABS第一枪。 同时,消费金融ABS发行主体亦在扩容。3月9日,山西银保监局核准晋商消费金融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成为第10家获批发行ABS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援引北京商报报道,无论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金融科技公司,近期都对ABS发行表现出极高热情。年以来,已有多家机构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ABS,发行总量达.05亿元。 3月24日,捷信发行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25亿元;4月8日,苏宁金融“德邦证券苏宁小贷第2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规模达8亿元。 4月14日,马上金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超17亿ABS产品。马上金融向趣识财经表示,发行ABS是马上金融多元化资金战略中的重要渠道,会推动ABS发行常态化。 在入池资产筛选过程中,马上金融引入了智能决策算法。在资产打包过程中,通过数学建模和智能算法,综合考虑众多资产的各项指标,通过合理配置各项资产,为入池资产设定严格标准,实现资产池在约束条件下的动态调整,以此优化资产池中底层资产质量,同时提高ABS证券化产品的预期收益。 谈及发行ABS意义,马上金融表示,发行ABS是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可以加快公司资金流转使资产状况更加透明;发行ABS是消费金融公司能力和声誉体现,通过公募市场发行,可以让更多机构了解消费金融公司。 后记 当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年财报答卷已陆续浮出。招联消费金融、马上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暂居前三,年榜首捷信消费金融迟迟未披露财务数据。 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净利润增长18倍,总资产迈入百亿阵营,晋升为年度“黑马”。相比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由亏转盈,华融消费金融尽显落寞,转盈为亏。 可见的是,消费金融业绩分水岭渐成。成绩角逐之外,隐忧显现。梳理发现,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被质疑“高利贷”、“暴力催收”,另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千件起。 面临消金强监管,马上金融表示,坚持普惠金融要实现从“普惠”向“惠普”的转变战略,即从金融可得性向实现金融定价普惠性转变,通过自主研发科技能力不断降低边际服务成本,从而持续降低贷款利率,主动降低息费让利用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57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