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7/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四川在线记者吴浩

“每天早上7点过到店,晚上一般19点过离店,有时候还要再晚一点。”成都本轮疫情发生后,位于成都高新区的益民菜市东苑店里,多了一名“新员工”,他就是成都蓉易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综合部党建人力高级主管刘笛。站在店门口扫码测温,在货架间整理各类蔬菜、为行动不便的顾客提供帮助、为周边居民送菜到小区门口……一站基本就是一天,这样的志愿服务他已经重复了十多天。

和刘笛一样,十多公里外的城北,益民菜市九里堤2店里,“新员工”卢维或在大门口“检查亮码、扫码、测温、查核酸”,或在市场巡场,督促商家和顾客戴好口罩。卢维就职于成都益民供应链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维修管理岗位,晚上回到家后,他还要完成维修预算、台账等本职工作。他直言,志愿服务的内容平日里自己的职业完全接触不到,“是一段难忘的体验。”

刘笛在帮忙搬运物资。

刘笛和卢维,都是响应成都益民供应链有限公司团委号召,在疫情发生时招募的“应急”志愿者。一人在城南、一人在城北,他们和成都目前“保供应”战线上众多志愿者一样,尽自己的一份力。

“来到店里帮忙后,才知道原来事情是这么多这么杂。”9月12日,记者联系到刘笛时,他正为进入菜市的顾客测温,这一天里,他还当过“外卖员”“收银员”“保洁员”,可以说是各种“客串”。

“店里有员工不能到岗,所以我们志愿者就必须成为多面手,哪儿缺人我们就补上。”刘笛说,来到供应链的第一线,体会到简简单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背后,有一个怎样庞大的系统,有多少细节需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0142.html

------分隔线----------------------------